一、艺术课程建设
加强学校课程艺术教育因素的开发建设,着力推进艺术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建造美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审关情趣,注重培养学生“乐学、美学”的学习品质,大力弘扬教师“乐教、美教”的教学品格,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挖掘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扩大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作用,使学校艺术教育特色项目逐步转化为学校特色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以艺术教育为重点,形成学科类、艺术类等多种形式组成的校本课程。
(二)每年召开一次以“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在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开发过程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制订分年级、分专业、分学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方案。
(三)学科整合,提升艺术教育教化功能。艺术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需要通过相对专业的课程来传授知识,也需要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多角度、多方位地传递艺术教育教育的观念,把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人文底蕴等"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
(四)加快艺术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推出辅助软件,完善课程资料,充实艺术教育教学内容。
二、艺术教师配备
提高艺术教师基本功,要求艺术教师通过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评比,通过参加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并力争能够取得好成绩,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质。
(一)继续参加好艺术课程的培训活动,组织好广大教师的观摩、研讨、实践活动。
(二)我校要争取成为广大艺术教师的成长基地,要力争推出名师,优化品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
(三)推行导师制,充分利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现有资源优势,通过传帮带做好发展规划,促使双方加快专业素质的发展。
(四)以教研课题为依托,建立一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队伍,通过定期的课题交流,形成科研氛围,建成科研组织,推动广大艺术教师整体发展。
(五)以教师发展为着力点,要求教师做到思想上发展,树立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观念;学识上发展,努力做到知识渊博,投身课改;理念上发展,专业引领,开放多元;行动上发展,务实创新,善于积累。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
(六)重视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高,鼓励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和学历进修,推进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奖励机制,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
三、艺术教育管理
着眼艺术教育教育实践问题,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
(一)明确核心课题,坚持科研引领
从课题项目的研究入手,确定“以美养德,以艺术教育人”育人模式课题为学校核心研究课题。
(二)强化科研管理,形成科研意识
以学科组、备课组建设为抓手,每学期各组织一次基于课题的理论学习和主题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必须填写过程记录、相关案例及反思随笔,帮助教师开展广泛的艺术教育应用性研究。定期进行教研活动,让教师把自己在教学和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争论的问题或已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析,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火花,促进专业提升。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一)学校建设了美术工作室,配备了先进的相关设施。在教学楼建设了两个美术展厅。建设了四个二百多平方的舞蹈房,配备了先进的相关设施,音响以及器材。
(二)购买各类美术专业用品及设备。购买各类活动的演出服装、道具。
(三)组织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参加省、市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的培训,假期组织老师们参加国家级中职院校艺术培训。积极参加市网络春晚、市春晚的演出,参加市各项文艺演出和展演活动。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一)继续做好各兴趣小组的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学生艺术社团的数量和规模,力争实现学生在校期间均参加过一个艺术社团活动的目标。
(二)办好每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活动,使艺术活动成为展示学校一年艺术教育教育成果、学生艺术素养和水平的有效平台。
(三)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艺术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同时注意将学校艺术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社区摄取艺术养分并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
(四)要整体规划好学校艺术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五)要建设好学校的艺术队伍,将平时的培优工作做到位,打造优秀节目,作好参赛准备。
(六)要继续打造特色,及时发掘亮点,不断深化内涵,扩大社会影响。
(七)加强学校、社区的文艺交流,在活动中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开放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创多种途径,搭建学生艺术活动的舞台,通过多渠道、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勇敢地表达情感、用课堂里的知识储备阐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表现内心的冲突等。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的育人环境让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为了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不断加强学校艺术社团建设及文化艺术节、读书月、学科周、选修课等活动的开展;开辟新的功能教室,如“国学课堂”、“学生作品陈列室”等。
1.重视校园外部环境建设
(1)借助德育长廊、教学楼文化园地、板报的布置和校园绿化等,使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
(2)构建良好的橱窗文化,适时开展校园展览、展示活动,营造良好的积极的艺术教育教育、艺术教育学习氛围。
(3)积极构建班级文化,包括艺术标语进教室、名家名画进教室、创设班级艺术教育活动展区等。
2.重视校园内涵建设
(1)继续推进淑雅文化建设。
(2)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利用教师节、十-国庆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重大节庆日,一二,九运动等纪念日,以及学生入学、毕业等重要时机和关键环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主旋律。努力组织好“美的校园”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艺术教育教育成果,激励师生特长发展。
七、“日师特色艺术教育”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
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艺术教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的日师艺术教育工作机制,实现全员艺术教育、全程艺术教育、全面艺术教育。
(二)努力实现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结合。
要将艺术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相结合,逐步形成艺术教育工作全面推进的新格局。
(三)充分发挥艺术教育育人功能。
通过开展艺术教育,使日师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以艺术教育人,以文化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将来踏入高校夯实基础。
八、中小学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
结合教育部要求和我校实际,我校制定并实施了《山东省日照师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