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现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日照师范学校2025年暑假读书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7-03 11:25:15

莎士比亚曾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当今这个知识飞速更新、信息海量涌现的时代,我们更需在内心深处追寻一份宁静与纯粹,让心灵在喧嚣浮躁中得以沉淀。而阅读经典,恰能助我们提升认知,丰厚底蕴。

于成年人而言,阅读是对精神世界的刷新与升华;对青少年来说,阅读则承载着为精神筑基、为生命奠基的深远意义。“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青春,是智力蓬勃生长、思维深度拓展、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成型的关键阶段。此时读过的每一本好书,都将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你的生命脉络。我们常道,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它能拓宽人生的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优秀的书籍,能够滋养生命、润泽精神、浸染情怀,为个人的终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养分。

杨绛先生亦有深刻洞见:“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都将融入你的内在气质。当你读过好书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优秀!”

为助力同学们度过一个美好而充实的暑假,我们精心研选,为不同年级的同学们各推荐十本经典好书。愿你们从中挑选出最感兴趣的一两本,开启一场与书籍的美丽邂逅。愿你们在青春的华章里,与美好的书籍相伴,在阅读中塑造更优秀的自己。推荐的书目,同学们既可自行购买珍藏,也可前往城市书房探寻。遍布城镇各地的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皆是阅读的绝佳去处,请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暑假,开启一场知识与心灵的深度对话。

中职一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1.《青春读书课》严凌君

《青春读书课》是由深圳育才中学严凌君老师编写的,这套书有七卷共14册,七卷分别是:心灵的日出、世界的影像、古典的中国、人类的声音、人间的诗意、成长的岁月、白话的中国。这七卷十四册的书,每卷一个大主题,涉及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科学、自然、教育、艺术、文学等广泛领域,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篇佳作。这套选本包罗万象,选本的编纂体现的是编者的价值取向。在当下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这套书节选了大量中外经典,亦将不少沉寂在时光深处的优秀作品打捞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每篇文章前都有编者精心撰写的导读,思想深邃,语言优美,是学生写作可以直接效法借鉴的优质文本。这套书丰富驳杂的选文,为学生们打开一个广博的世界。书里的选文,都清楚标注了出处,学生们可以借此去找其中与自己心灵最为契合的原著看,不断开拓精神的疆域。作家莫言曾评价说:“假如35年前我能读到这样一套书,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现在我读了这套书,依然感到内心深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2.《平凡的世界》路遥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中国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社会变迁和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命运。这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少年来说,《平凡的世界》所写的时代和事件已经比较遥远陌生,但阅读本身就是对精神疆域的拓宽,这部小说中不甘平庸的奋斗精神,战胜苦难的人格光芒,非常适合正塑造三观的学生们阅读。路遥的文字,朴实厚重,正如养育他的厚重土地。作家用现实主义手法,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个人物为核心展开,描绘了大时代中普通人民之间的矛盾纠葛,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奋斗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平凡的世界》也曾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成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3.《射雕英雄传》金庸

《射雕英雄传》是中国著名作家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以南宋为背景,其厚重的时代背景裹挟着郭杨两家,在撰写郭靖一生的同时,也在展示当时的历史真况。它讲述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何谓侠肝义胆,何谓正义是非,何谓纯真的爱情,何谓民族大义。作者本身知识渊博,在书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形象,还向我们展示了诸如奇门八卦,阴阳五行,天文珠算,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的体现,让我们能在书中了解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少年心性岁岁长,不惧披荆斩棘,怒马鲜衣。在青春的时代,没有体验过金庸武侠世界是遗憾的,让我们一起品读《射雕英雄传》,感受金庸先生在作品中展示的“侠义与文化”!这本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武侠的特色文化,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忠诚、勇气等品质的思考。

4.《我与地坛》或《病隙碎笔》 史铁生

《我与地坛》以地坛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地坛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能让读者更好地沉思自己的人生,以及提供心灵上的慰藉。《病隙碎笔》则被读者视为一本哲学书,书中充满了作者对生命、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困难,思索理解生命和人生的真谛。这是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是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弹奏出的生命强音。读史铁生的书,培养生命的韧性,拥有一颗健全明朗的心。

5.《三体》刘慈欣

2021年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等五个奖项提名。2021年8月23日,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该系列小说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作品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均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6.《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

这是一本温暖又犀利的书,书分为四个部分:灵魂的萤火、大地的忧郁、精神路标、深夜翻书。作者用诗意的语言疾呼:给心灵一处洗涤尘埃的空间,给生命一个停下休息的留白,努力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对世界葆有如孩童般汹涌的好奇心。王开岭的文章适合慢读细品,用心去感受那优美的文字、细腻的描写、深刻的分析、精彩的感悟。书里内容包罗万象,思想火花不断闪现。他的作品以“清洁的思想、诗性的文字、纯美的灵魂”被誉为中国校园“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阅读这本书可以让年少轻狂的我们沉下心来,思辨成真;让身处车马喧嚣的我们放慢脚步,潜心修篱;更让我们体悟散文的自我性,感受辩证思维的包容,追寻人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7.《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他凭借自己丰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优美的文辞,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翻开这本书,就像是翻开了中国悠远的文化与厚重的历史。山水物象,大漠荒原,处处留下作者的足迹,也留下了行者深沉的思考:历史的沧桑、人性的善恶、人生的真谛、文化的灵魂。在余秋雨的笔下,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后人,一个又一个文化事件,令人感怀,令人怅惘。这本书能引领同学们,在厚重的历史中进行一次深度的精神旅行。

8.《红楼梦》曹雪芹

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红楼梦》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最复杂的作品,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也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众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她们所代表的青春、爱情、生命之美及这种美的种种被毁灭,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长遏制下的历史宿命,写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9.《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成功无疑触及了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原生家庭教育,该书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们成长在各自的家庭,被塑造成既定的模样,我们总以为能够摆脱束缚,重新塑造自己,可一旦我们回到旧的环境,又会陷入死循环中。而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我们体会到了许久不曾感受过的力量,不妥协,不放弃爱和期待。它是一本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籍,关注孩子的意愿,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无论在什么境遇中,都勇敢地向前飞,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10. 《月亮和六便士》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著名作家、“故事圣手”毛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中的英国画家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原本是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人到中年后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为了追求艺术理想,他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并最终选择弃绝文明世界,远遁到南太平洋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在那里终于找到灵魂的宁静和适合自己艺术气质的氛围,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后世震惊的艺术杰作。小说通过塑造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情世故的怪才的人生际遇,深入探讨了物质与精神,艺术与世俗、个性与天才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使命与生命价值之间的深刻思考。

 

中职二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1.《人间草木》汪曾祺

汪曾祺先生,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士大夫”。当代作家、京派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曾祺站在时代的土地上回望悠长的传统文化,他选择儒家文化中“人性的、文化的、诗意的”民间世俗生活作为主题,记录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和花鸟虫鱼,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他用一颗智慧从容的心观察世间的美好。汪曾祺先生一生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一般的文字有种洗涤红尘世俗的力量。阅读汪曾祺的文字,会在久违的感动中,重新发现生活之美和文字之趣。

2.《边城》沈从文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作品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边城》中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

3.《乡土中国》费孝通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语言流畅,浅显易懂。

4.《围城》钱钟书

《围城》这本书通过发生在方鸿渐及其周围人身上的一些平常生活小事,反映了旧时知识分子的处境和生活。大多数人总是自认为处于饱受折磨的困境里,在生活中彷徨游移,《围城》中的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方鸿渐在留学归来后,处处碰壁,各种尝试无不以失败告终,梦想逐渐破灭。作者在书中有句名言:“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应悲观,而要有在困境中抗争的勇气。《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给人以多方面的思考。

5.《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以一种悲壮而深情的笔调,展现了鄂温克族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勇敢无畏、忠贞不渝、淡泊名利、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等独特的民风。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6.《大秦帝国》孙皓晖

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以战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秦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统一六国的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秦国崛起的过程,包括秦国君主的选拔、教育、领导能力以及秦国的军事力量、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小说还描写了六国之间的战争、外交、人物关系等情节。 在小说中大秦帝国不仅仅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更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哲学和政治智慧的体系。通过讲述秦国的历史小说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哲学思想、军事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7.《论语》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自战国时期成书以来,代代相传,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论语》的,它是承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典籍。朱熹终其一生都在读《论语》,不断的完善修订他的《四书集注》。国学大师钱穆也说,《论语》应该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即使在当下,《论语》中的很多思想依旧有着现实意义,立身、处世、读书、治学,皆能从中获得教益,它在中国历史和当下依旧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它依旧是塑造新一代公民中国精神的重要依托。

8.《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塞尼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是一部扣人心弦、令人震撼的小说。作者以温暖、感伤的笔触描写一个在特殊背景下美丽而又令人心碎的故事,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作品里:爱、忠诚、恐惧、背叛、救赎……在这部小说中,有太多触及灵魂的东西,暴露了人性的诸多弱点。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阿米尔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过程,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了深刻的启迪作用。这也是一部关于成长,关于友谊的小说,它能让学生读懂同一片蓝天下,另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从而对生命有更深刻的领悟。

9.《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茨威格的小说以细腻而深刻的心理刻画名世,文笔清新、优美,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他的传世杰作,记载了人类在前进道路上留下的令人难忘的深深印记。在书中我们看到了14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4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张玉书先生评价此书时说:“这些人性闪耀出来的无比辉煌绚丽的夺目光辉,具有惊人的美丽,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辰,在苍穹中烛照人世。”

10. 《瓦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绿色经典文库的范本;西方环境科学名著之一;构成美国性格的10本书之首……《瓦尔登湖》曾被誉为“塑造读者人生的25部世界首选经典著作”。

这是一本使人安静的书。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在向读者展示瓦尔登湖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本书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也是梭罗的人生观和自然观的完整体现,梭罗的人生是一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人生。徐迟评价它:“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瓦尔登湖》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

 

中职三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1.《呐喊》鲁迅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其中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全书反映的是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沉痛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2. 《苏东坡传》林语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东坡面对生活坎坷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应有的豁达胸襟,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千古的真理。每当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总会想到这本书,想到苏轼,是他教会我们笑对人生。如《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近乎完美。因为像苏东坡这样的⼈物,是⼈间不可⽆⼀难能有二的。在这位国学大师笔下,你将了解到一个不止只是诗人的苏东坡,他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美食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所以如想读名⼈传记的话,读⼀读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

3.《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4.《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编者以“观止”冠书名,表示本书已将古文中的精华选尽了。这是一部无名的编者选定的名声极大的读本。编者按历史的流程将最优秀的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按时间依次编录,读之如同漫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长廊,可以毫不费力地体会到其中的脉络。《古文观止》几乎收存了我国古代文章的各种样式和各类内容,在这里,我们能读到,先秦外交官的优雅婉转的辞令,战国纵横家们唇枪舌剑纵横捭阖,帝王的求贤若渴,臣子的满腹良策,魏晋名士兰亭雅会,骆宾王的激昂檄文,朋友间的赠序,山野间的游记,有梦想中的桃花源,酣醉后的醉翁亭,岳阳楼上的忧患意识,滕王阁中的书生意气……一切尽在其中,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阅读此书,不仅可以思接千载,与传统对话,还可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丰厚精神的土层。

5.《中国文化课》余秋雨

《中国文化课》是余秋雨先生最新力作,第一次以通俗的方式全面科普传统文化,搭建一条精神家园的回归之路!让你快速建立对中国文化的系统认知,奠定人文素养基石。他用诗化的语言将晦涩的文化理论,通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艰深的古籍,讲解得深入浅出,让读者真切感受穿越千年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余秋雨先生以漫谈式的口吻娓娓道来,从四大文明古国说到中国历朝历代,这一层峦叠嶂、万壑千岩的历史画卷,正是中国文脉的真实写照。本书多用对比鲜活生动地概括出中华文化的优秀特质。作者还用不少篇幅讲述儒释道的文化源头阐释圣人先贤的光辉智慧,是如何凝聚、融合、沉淀进而升华成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

如果说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开端,那么《中国文化课》就是总结。

6.《风流去》鲍鹏山

《风流去》结集了鲍鹏山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在这本书中,鲍鹏山回溯传统文化,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那是个遥远到难以触摸的时代,但鲍鹏山先生用温热的文字,丰厚的文化积淀,将先贤们请进现实,立体鲜明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三千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这是《风流去》封面上的两句诗,先生不仅关注历史,更探求人性,他的文字充满逻辑的力量。他做的不是枯燥无聊的无趣“学问”,而是热气腾腾的性情文章。他的文字或尖锐犀利,或幽默温情,或嬉笑怒骂,对人物提供了丰富个性的解读,让我们从中窥见灵魂,惊悚命运。这样的文章,不仅能给同学们提供生命养分,精神钙质,还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帮助同学们丰厚积淀。

7.《自由在高处》熊培云

《自由在高处》是熊培云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补充,他旨在从个体的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环境,拓展创造。作者把写作当成了推动时代进步的使命,勇于担当,“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为所处的时代成为更好的时代而努力发声。熊培云的作品,既有头脑,又有热血,读他的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安宁豁朗、乐观宽容与纯朴烂漫。他从自身经验发言,秉持理性,秉持良知。书中努力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热情、理性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生活可以让一个人获得自由,“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他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宽容之精神、乐观之态度、人文之关怀,正是这个喧嚣时代所稀缺的思想,也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精神养分和文化营养。

8.《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

李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作家,作家王安忆评价李娟说:“她的文字一看就认出来,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李娟的文字出自性灵,纯粹明净,充满了朴野清新的气息。她笔下的远方的世界——戈壁、草原、雪山、帐篷、骏马、牧人,这些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来说,有种天然的吸引力。更可贵的是,她对阿勒泰的生活充满了深沉爱意,在人性与人情之外,别开的一方天地,读来让人久久动情。这本书中,她的叙述一以贯之地温暖、明亮、幽默,却演绎着人类与自然万物相处方式的亘古难题。她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她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与考验化为生存的乐趣与尊严,在趣味盎然中也暗含着对环境担忧和对生存疑虑的轻轻叹息。

9.《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10.《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马尔克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因为这本书,魔幻现实主义从拉美文学走向世界,风靡全球。中国许多作家都纷纷效法《百年孤独》的开头,作家莫言更是直言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叙述风格正是受到马尔克斯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返回顶部 | 关闭窗口